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养殖废水与经化粪池处理后生活污水一并排入场内自建废水处理设施,经过“沼气池+水解酸化池+一级好氧池+初沉池+缺氧池+二级好氧池+二沉池+反应沉淀池+消毒池+生态塘”工艺处理,回用于项目配套林地灌溉,不外排。 2、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防渗分区参照表,本项目不涉及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仅危险废物仓用于存放废弃防疫用品等危险废物;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本项目涉及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与简单防渗区,其中: 重点防渗区为危险废物仓,对于重点防渗区,采用防渗混凝土+HDPE膜(1.5mm厚、渗透系数≤10-12cm/s的HDPE膜作为防渗层); 一般防渗区主要包括各猪舍、沼气池、污水处理站、堆肥场、安全填埋井等区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猪粪污,不涉及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于一般防渗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5,抗渗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宜小于P6,其厚度不宜小于150mm; ******办公室、员工宿舍等区域,简单防渗区的需铺设混凝土地面硬化,不需防渗处理的区域主要则包括场区内绿化用地、水塘等区域。 3、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猪舍、污水处理站、堆肥场产生的恶臭,沼气燃烧产生的废气等。 ①猪舍:本项目通过“干清粪工艺+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合理使用除臭剂+舍外种植树木”可有效控制和减少恶臭污染物的产生。本项目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后,能将猪舍产生氨和硫化氢有效地去除,去除率分别为80%和84%。 ②废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会产生一定的恶臭气体,主要来源于集水池、厌氧池、沉淀池和污泥处理单元等,对主要产生恶臭的池体进行半埋地式结构,建设单位拟对废水处理站的产臭区域采取密闭负压收集引至一套生物滤塔处理后经15m排气筒排放。 ③堆肥场:拟对堆肥产生的恶臭物质采取密闭负压收集引至一套生物滤塔处理后经15m排气筒排放。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拟采取如下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由于机械设备的振动而产生的噪声考虑设备基础的隔振; ②对风机、空压机等空气动力噪声设备的气流通道上加装消声器; ③对噪声大的设备设置在隔音室内; ④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加强维护管理。 除此以外,本环评针对项目提出如下噪声控制强化措施建议: (1)风机噪声控制 风机噪声频谱呈宽带特性,一般由空气动力性噪声和机械噪声组成,主要采用消声器和隔声减振技术。在进气和排气管道上安装适当的消声器,消声器类型可选择阻性片式、折板式、蜂窝式以及阻抗复合式等。另外,将风机封闭在密闭的隔声罩内,并在底座下加装隔振器,使从风机机壳、管道、机座以及电动机等处辐射出的噪声被隔离。为减弱从风机风管辐射出来的噪声,可用隔音棉等材料对管道进行包扎、隔绝噪声由此传播的途径。 (2)泵类噪声控制 泵类设备噪声主要来自液力系统、物料运输和机械部件及废水废气处理。液力噪声是由液体中的空穴和液体排出时的压力、流量的周期性脉动而产生的,物料运输噪声是由运输原辅材料流量的周期性脉动而产生的,机械噪声是由转动部件不平衡、轴承不良和部件共振产生的。一般情况下,液力噪声是泵噪声的主要成分。本项目将通过设置设备房和采用减振基础的方式,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均加设可曲绕橡胶接头以控制其噪声。 (3)其他措施及建议 ①对靠近厂区办公楼和生活服务设施并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高噪声源设备必须采用封闭式厂房围护结构设计,切实加强噪声控制设计措施。 ②总体布置上利用建筑物合理布局,阻隔声波的传播,高噪声源在厂房中央尽量远离敏感点,使噪声达到最大限度的自然衰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③加强厂区内车辆管理,厂区内限速,禁止鸣笛,设置减速带。 采取了上述防治措施后,本项目所产生的噪声可得到较大幅度的削减,噪声在厂界处可达标,可使厂界执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猪粪、病死猪及胎盘分泌物、污水处理污泥及沼渣、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和废脱硫剂等,项目固体废物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猪粪、沼渣经堆肥处理后作为有机肥外售。 (2)猪尸体及分娩物,利用安全填埋井处理病死猪和猪分娩废物。暂时采用现有无害化处理技术。本次环评提出当转运条件成熟或现有安全填埋井服务期满后,不新建安全填埋井,本项目产生的病死猪及胎盘应全部委托江门市生物资源科学处理中心集中处置,避免自行处置过程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 (3)废脱硫剂由厂家回收利用。 (4)员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统一收集处理。 (5)医疗废物及消毒剂废包装材料,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6)废水处理污泥在场内暂存,定期委托一般固废处置单位处理 |